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本期我們邀請的嘉賓是開原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丁開彥同志。丁局長,歡迎您!
丁開彥: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通過《政務訪談》這個平臺和大家溝通交流。借此機會,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住建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近幾年來,我市的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那么,丁局長,您能不能從住建局的角度來給我們介紹一下當前我市城市建設管理的重點工作?
丁開彥:好的,主持人。近幾年,開原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功能也不斷完善。為切實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增強開原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開原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進行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設。其中的重點工作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凈水廠建設等,這些也都是老百姓比較關心的話題。
主持人:丁局長,剛剛聽您首先提到的是老舊小區改造,我們知道,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請問這幾年開原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丁開彥: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建辦城函[2019]243號)文件精神,對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后,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進行改造。開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為保障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有序推進實施,成立了由市政府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為組員的開原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被列為開原市重點民生實事工程。
2020年至2021年我市共改造了36小區和6個片區老舊小區(其中包含58棟棄管樓),共計165棟樓。改造內容包括排水管網、雨水管網、綠化景觀、路面硬覆蓋、亮化照明、健身器材、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單元門及對講系統、單元內扶手維修、粉刷大白、外樓體保溫等工程。
2019年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樓本體改造項目,改造涉及公安硬塑、建委小區、轉盤小區等13個小區、36棟樓、2153戶居民、建筑面積14.45萬平方米。
2020年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樓本體改造項目,改造涉及東街小區、印刷廠小區、棉織廠小區等23個小區、52棟樓、3494戶居民、建筑面積25.57萬平方米。
2021年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樓本體改造項目,改造涉及八一小區、勝利小區、工商局小區等6個片區、77棟樓、4069戶居民、建筑面積25.35萬平方米。目前2021年改造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計劃于明年全部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最大的難點是大家訴求不一,小區“人亂”、“車亂”、“線亂”等情況成為日?,F象。在圍繞老舊小區痛點、難點問題,做到上下合力,改造過程中把握輕重緩急,按業主需求制定改造計劃,有序清理弱電線路,改造物業服務用房,部分修整補植綠化,增設老年休閑活動場所等,通過改造改變小區原有的“臟”“亂”“差”現象,規范小區秩序。
主持人:為了保證小區改造的進度和質量,我們有哪些保障措施呢?
丁開彥:第一、老舊小區改造前通過物業公司及街道社區進行宣傳,對納入改造的小區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同時簽署征求居民意見調查表。
第二、由市人大、市政協、社會團體、新聞單位、有關職能部門、小區業主委員會中推選具有一定建筑知識的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參與項目安全、質量監督并全程監督施工單位。
第三、加強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打造“一小區一示范點”。在改造施工的老舊小區內設置監督電話或意見箱,由專人登記、管理,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答復或糾正,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爭取改造最優合理化。
第四、定期召開老舊小區改造聯席會議,協調好在改造過程中與供水、供暖、燃氣、通訊等相關單位的工序銜接與產生的問題處理工作。
主持人:對于改造完成的小區,我們將如何管理維護呢?
丁開彥:對已經完成改造的小區,為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及保持改造后的成果,將對具備條件的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建立小區管理的長效機制,確保改造取得實效。對改造完成后的小區,由業主自主選擇管理模式,可以選擇物業公司,也可居民自治管理。改造完成后,由街道社區牽頭,聯合相關單位進行摸排,充分聽取居民群眾意見,選擇國有物業進行物業管理或由業委會和居民選擇市場化物業進行管理,使改造后設施得到有序維修、維護,達到規范化物業管理的標準,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方方面面,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老舊小區設施老化、公共服務缺失,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來說,正是每天必須面對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影響他們生活品質提升的短板弱項、痛點難點。我們一定把惠及民生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持人:好的,丁局長,聽了您剛剛的介紹,我們對開原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接下來,請您再給我們介紹一下開原市的供水情況。
丁開彥:以前,開原市建成區主要由開原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供水,水源為地下水,隨著城區的快速發展,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直接導致了水源井產水能力的下降,供水明顯不足。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省封閉地下水工程總體方案的通知》,逐步開始對地下水資源開采進行控制,逐年全部關停地下水水源井,因此引清河水庫水進入開原并建設與之配套的凈水廠勢在必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開原市婁相屯凈水廠及配水管網工程被列入重點民生實事工程。該項目的建設,確保我市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有效保護、科學管理和持續利用,滿足我市城區不斷增長的用水需要。對于提高城區供水安全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讓開原人民喝上安全、放心,經過凈化的清河水庫地表水。該工程已于2021年6月末投入使用,目前我們喝的就是清河水庫的地表水。
主持人:凈水廠投入使用后,自來水的水質會有什么變化嗎?
丁開彥: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非常重視自來水水質檢測情況,專業檢測人員每天都對出廠水進行檢測、每周進行管網水檢測、每月進行末梢水檢測;水質檢驗實行日檢9項,月檢21項,每年至少一次106項水樣送檢,每月檢驗結果在自來水營業大廳進行公示,并制表報送至住建局,同時接受市衛生監督部門對供水水質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國家指定水質檢測機構每年都對水源水、管網水、管網末梢水等進行定期抽查。
自使用地表水后,進行上述指標檢測,發現水質指標照比以前有所提升。也就是說,水比以前更好了。
主持人:好的,丁局長,聽了您今天的介紹,相信廣大網友對當前我市城市建設管理重點工作已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謝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